首页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文化
组织结构
医院荣誉
团队风貌
党群文化
支部动态
学习资料
工群团妇
服务指南
预约挂号
就医须知
就医路线
出生医学证明
健康体检
疫苗接种
医疗保险
民生项目
在线调查
在线留言
科室设置
儿童保健部
妇女保健部
孕产保健部
全科医学科
中医科
影像科
外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内科
急诊科
疼痛康复科
专家介绍
儿科
妇科
产科
全科医学科
中医科
麻醉科
影像科
通知公告
医院公告
招标信息
招聘信息
价格公示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医患故事
医疗技术
科室风采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科普教育
健康讲堂
健康妇女
护理天地
护理动态
天使风采
爱心传递

您好!欢迎来到游仙区妇幼保健院官方网站!

学习资料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文化 • 学习资料
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支部委员会
党风廉政教育学习通知
时间:2022/04/24

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支部委员会

党风廉政教育学习通知

 

各党小组、科室、部门:

现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公布的2021年我省医疗卫生行业警示案例转发给大家,请务必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提醒科室、部门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在各种诱惑面前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记不可逾越职业道德的底线和纪律法律的高压线,时刻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恪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抵制医疗卫生行业领域中的不正之风。

   

    附件:四川省查处医疗卫生领域问题2087起党纪政务处分

668人

 

 

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支部委员会

2022年1月30日

 

四川省查处医疗卫生领域问题2087起党纪政务处分668人

 

医疗卫生领域腐败问题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玷污医疗行业形象,更加重患者负担、损害群众利益。为回应群众期待、净化行业生态,去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委持续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系统治理工作,通过查办案件、查找问题、教育警示、督促整改,切实规范医疗行为,减轻就医负担,确保治理成效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查深查透问题,正本清源形成强大震慑

退休的第五年,李元峰站在了被告席上。

2021年12月26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李元峰犯受贿罪、贪污罪一案在自贡宣判。

2003年至2020年,整整17年,李元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影响力,在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等工作中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共计2118万余元,最终,李元峰因贪污受贿获刑十一年六个月。

“给我送钱行贿的有9位代理商,其中5人是药品代理,4人是设备代理。这当中有我曾经的朋友,也有专门带着发财目的认识、拉拢我的人。”李元峰在忏悔书中说,通过他帮忙打招呼,代理商们把生意做进了医院。

设备和药品、耗材等是医院招采的重中之重,也是供应商疯狂“围猎”的领域。

办案人员介绍,因为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利益输送的方式较为隐蔽。比如设备招标时,李元峰会提前示意设备采购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量身定制”器械参数“卡位”。“大型医疗设备单价高,大家都盯着呢,就那几个知名品牌,再加上参数要求十分明显,懂行的人甚至一看,就能猜出是谁中标。”

在李元峰的运作下,王某如同享受了“快速通道”,不仅以虚高的价格销售、被优先采买,更因为得到省人民医院这一金字招牌的认可而打开了外围市场。

2008年至2012年,李元峰为王某销售医疗设备、耗材提供便利,先后29次收受现金共计943万余元。

“从厂家到医院利润大致为四成,我和王某能从中各分得一成。”李元峰在谈话中透露,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他还在设备等关键科室安插自己信得过的“得力干将”。

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贪”、供应商想方设法“围”,医疗卫生领域腐败问题屡禁不止。

针对医疗卫生领域问题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四川省各级纪委监委强化线索摸排和分析研判,起底梳理转办、群众举报、监督检查中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线索,逐项比对、全力寻找突破口,集中攻坚、重点突破,确保案件查实查深查透。

李元峰系列窝案就是在查办该院一普通职工过程中牵出的。“普通职工竟能自己签字自己批,将供应商纳入药品名录?”办案人员在感到蹊跷的同时,不放过任何线索,迅速锁定与其联系较为密切的药械供应商,并在多轮交谈中,摸清了大量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最终,陈江山、刘刚、马昌礼、李元峰等相继落入法网。查处职务层级从普通职工到处级、院级领导,逐级提升;覆盖面从在职干部再到离退休人员,逐渐加大,彰显了四川省纪委监委对腐败案件“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一查到底、追本溯源带来强大震慑。案发后,省纪委监委批准制定“给机会、给通道、给政策”具体方案,省人民医院纪委组织召开医疗组长以上人员大会、中层干部大会,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院党委和纪委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政策宣讲。会后,109名干部职工主动向组织说清问题,作出深刻检讨。

规范权力运行,为医护人员树起廉洁防火墙

随着系列案件层层突破,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以案促改工作也持续开展。如何守护全院7000余名医护人员廉洁防线?如何把对优秀专家和干部的从严要求落实到日常?

医院纪委以实践作答:解剖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过去,多部门招采、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导致少数人说了算、层层报批层层失守。

改革第一刀挥向机构设置。2018年4月,在医院纪委建议下,省医院招标采购中心挂牌成立,负责全院招采工作,将参数论证和采购执行权力分设,形成需求管理、招采实施、合同执行、全程监督的闭环管理。

“论、采、管、用分离,为医护人员建立起了一道廉洁‘防火墙’,科室只提需求,后续和哪个供应商谈判、签约等一系列的流程都将由招采中心负责,降低了医护人员被‘围猎’的风险。”医院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刀阔斧重塑机构后,还需要对每个环节加强管理。医院纪委将工作重点投向招采流程再造,对药品、耗材入院遴选实行“两个三分之二”公开票决,由过去科主任签字改为科室三分之二以上在职医生同意、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专家同意才能提交医院决策。

运用这一机制,医院对药品、耗材重新清理,将不合格、价格虚高产品剔除出列,耗材品规也由近9万个直线降至2万余个,有效加强了品规控制。

“科室的事科室最清楚,让内行人监督内行人,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医院纪委相关负责人将治理成效归功于7000多名院内“监督员”。

现在,医院搭建起“五公开一监督”平台,党委行政决策事项、招标采购价格、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等重大事项全程公开,接受全院职工监督,用阳光杀菌防毒。值得注意的是,职工如果发现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的,院方还给予其相应奖励,鼓励参与监督。

针对药材、耗材管与用存在的风险点等,医院纪委创立“五项抽查”机制,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督促审计部、法律事务部等部门定期随机抽审10%财务报销凭证、10%招标采购项目、10%经济合同,医务部每年随机抽查、点评科室耗材使用,通过事后“抽”重点权力事项和关键领域,“查”突出问题和管理漏洞。

“通过这种创新监督方式,院内党员干部逐步习惯在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底线思维和纪法意识不断强化。”2020年以来,通过开展“五项抽查”查纠突出问题50余个,督促直属单位化解多项重大廉政风险,问责5人,线索转初核1人。

与此同时,医院纪委大量运用约谈、函询、纪律检查建议等手段,推动问题查纠和整改。前不久,有群众反映医学检验中心使用的某些试剂存在采购价格高、无临床价值等问题,医院纪委向医学装备部、检验科发出《日常问题抄告书》,随后医务部、检验科组织专家点评,确认反映问题属实,医院决定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试剂。

“通过停止相关试剂的采购和使用,每年可减少患者负担3000万余元。”省人民医院纪委书记黄凤兴说。

加强供应商管理,营造阳光采购环境

“2021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摸排相关问题线索2188条,4824人主动上交违规违纪资金4061万元;查处医疗卫生领域问题2087起418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68人,移送司法机关60人,追缴退赔违纪违法资金2.07亿余元。”临近年底,四川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晒出一份专项治理成绩单。

“高价药”“大处方”“泛耗材”等问题初步得到遏制的基础上,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让侵害医院和患者利益的“围猎者”付出惨痛代价。

近年来,四川省人民医院已取消违规供应商资格64家,涉及年销售金额逾3.58亿元,同时建立违规供应商处罚制度。按照这一制度,该医院把“围猎”医院工作人员的20家违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并在医院官网公开通报,宣布永久停止合作,延期两年支付货款,并将其违法行为抄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进行处理。

严在尺度,惩到个人。黑名单不止作用于供应商,更精确到个人,涉事供应商公司高管将永久不能参与医院自行组织的招标采购。

制度变革在倒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也为具备资质的中小型企业带来机会。

“没想到,我们这样的中型品牌也可以参会。”日前,随着“全自动尿液分析仪”项目讲解结束,历时4天的供应商“集中推荐日”活动告一段落,一名外省参会代表散会时感慨。

发布公告后,招采中心陆续从150余条有效报名信息中筛选出53名供应商参会,线上线下组织4天集中讨论。招采中心主任李雪芳介绍,拉长战线就是为了充分引进各地企业公开公平竞争。

针对利用采购信息不对称、内外勾结利益输送的问题,省人民医院招采中心全面推行供应商“集中推荐日”制度,科室接待医药代表实行定时定点定人员并登记的“三定一记”管理,同时对所有采购信息线上线下全公开,最大限度降低医药采购环节廉政风险。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购集中到了州一级。州纪委监委多次召集州级财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就规范医疗设备采购、降低采购价格进行研究讨论,提出“暂停全州公立医疗机构各自采购大型医疗设备,开展集中询价、带量采购”的建议,督促行业主管部门采取“统一采购监督力量、统一开展集中询价、统一采购最高限价”,开展集中询价、带量采购。

州公立医院设备采购指导小组根据前期查办医疗卫生系统案件中基本掌握的设备底价,开展市场调查,摸清底价、统一方案、提供指导。对采购量较大的MRI、CT、DR、彩超等医疗设备,组织专家直接进厂谈判。阿坝州通过取消代理商中间环节,采购价直抵出厂价,仅医疗设备采购费一项平均降幅就达68%。

在省纪委监委推动下,省医保局深入推进药械集中采购改革,营造阳光采购环境,常态化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建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一体化的省级药械采购平台,同时强化监督考核管理,出台集中采购价格监测、信用评价等政策,对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实行综合监管。

“按同期门诊量测算,系统治理中,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患者节约费用达24.53亿元。”四川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持续通过“室组地”联合调研督导、“解剖麻雀”等方式对系统治理加力加压,逐步推动全省药品耗材市场回归合理价位,节约更多财政资金,惠及更多人民群众。